返回随行随记

探花楼 >> 标签〔TAG〕 >> 正文

陈嘉映《旅行人信札》中,几乎每封信里都有分时间点的,如几点几分,写于何地。阅读时,我想当时他没有带电脑,也没有手机,是如何记得的呢,每个到过的地点,走过的哪些路都那么清晰呢?

看这几封信后,才知道他是随时带着笔记本与笔的,走到哪儿随时写。如3月19日~20日,半坡/碑林->成都途中写给其妻阿晖的信中提到:“到了半坡村。参观者寥寥。累了,歇歇脚,写几笔。”

3月21日~23日,杜甫草堂/武侯祠->青城山途中写给其哥嘉曜的信中写到:“从草堂出来,到青年宫去看成都花会……这是个市内公园,这好日子里更有无数春游的小学生,熙熙攘攘,尘土飞扬。不少小学生和我一样,带着本子,跑到一处就依栏作文。成都的姑娘很漂亮,发育完好,许讲究衣着。宽平脸盘,大眼睛,白皮肤(盖夏天多阴天少日晒而冬季无风)。看上去却不如西安的姑娘正派,小小年纪便花枝招展、拿姿作态,像要训练将来做姨太太似的。后蜀遗风吧,整个城市有一点腐化的气息。”

4月8日~9日,肇庆天柱阁途中,西区饭店,“一味写,不闻身周喧闹之声。此刻倒想把它录下来给你们听听。广东人嘴从不闲着,不是说,就是吃。两广好像从来不读书思考似的,可当时又怎么冒出来康梁这要的大文豪呢?

我走到哪儿,写到哪儿,哀南夷之莫吾知兮,还以为我是Pickwick一类的坐探呢,投来警惕的目光。”

想来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习惯与方式,想想还是今人方便了,可以直接手机记,也是可以随走随记,随看随记,且修改也方便。

标签 阅读

2018-10-02 星期二〖Comments: 0 / Read: 1203〗

🏃‍♂️前一篇:随身书,随处读

💃后一篇: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、上下九步行街行

Post a comment〖发表评论(文明上网、开心评论)〗

姓名(Name):

©2006-2023 TH

备案号:粤ICP备1901442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