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翻译家与作家

探花楼 >> 标签〔TAG〕 >> 正文

教授翻译的老师,自身起码也该是一位译者,最好当然是一位译家。正如我前文所说,译者应该是“有实无名”的作家兼学者,才能够左右逢源。比照此说,做翻译教师也应该兼有“二高”,那便是“眼高”加上“手高”。眼高包括有学问、有见解、有理论,正是学者之长。手高则指自己真能出手翻译,甚至拿得出“译绩”,就是作家之功了。如果翻译是一门艺术,则它不仅是“学科”,也该算“术科”。若以战争为喻,则翻译教师不但是军事学家,最好还是名将。

但是,今日在大学任教翻译的老师,真能提出“译绩”的实在不多,因为中文系与外文系的教师里,双语兼通而有力翻译者,本来就少。中文系向来不开翻译课,外文系虽设此课,却非显学,也不是必修,没有人抢着要教。据我所知,外文系有些教师的中文,恐怕还不如外文。所以有此现象,一大原因在于学术界认定翻译既非论文,当然不算学术,更与升等无缘。

……

评审也不轻松。首先,要在台湾的学界邀请够格而且服众的评审委员,就不容易。所谓名教授往往是评论家,志在发表“学术论文”,尤其是在操演西方当令显学的某某主义,但是说到翻译,因为不能抵充论文,而又无助于升等,所以肯动手的不多,有成就的更是罕见。(《李白与爱伦坡的时差》之《翻译之教育与反教育》)

其实大多译家与作者是两者都“兼”做,即既是作家也是译家,有些是先成作者,后作译家,同时“两家”同做;有些是先是译家,后做作家,也是同时“两家”都做。当然,同做“两家”的人少之又少,因为你至少要会两门语言,还不只是会,要“精通”,会语言了,还得对他国的相关领域涉猎较深才行。

标签 阅读

2019-04-26 星期五〖Comments: 0 / Read: 1499〗

🏃‍♂️前一篇:稻草语

💃后一篇:余光中文之误处

Post a comment〖发表评论(文明上网、开心评论)〗

姓名(Name):

©2006-2023 TH

备案号:粤ICP备19014421号-1